当前位置:主页 > 科研教学 >

白癜风皮肤表皮细胞及真皮末梢神经的超微病理

聚京沪苏三甲名医 创苏州专家型白癜风医院

瑞金

专家免费咨询热线

0512-65650555
问诊快
解答细

【作者】 李德忠; 晏洪波; 唐瑛;

【Author】 LI De-zhong~* , YAN Hong-buo, TANG Ying.~ *Medical experiment department, Wuhan General Hospital, Guangzhou command,PIA, Wuhan Hubei 430070, China

【机构】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医学实验科;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皮肤科;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医学实验科 武汉 430070; 武汉 430070;
 

【摘要】 目的本文对10例进展期白癜风皮肤组织(按白斑区、交界处和正常处分组)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。结果表皮基底部角朊细胞中黑色素消失:白斑区为10/10、交界处7/10,正常处0/10;黑色素细胞:白斑区0/10、交界处1/10,正常处1/10,且发育不良;基底部角朊细胞萎缩:白斑区2/10,交界处2/10、正常处0/10;表皮与真皮交界部空泡:白斑区4/10、交界处7/10、正常处1/10;Mekel细胞:白斑区0/10、交界处0/10、正常处1/10;真皮内末梢神经变性或死亡:白斑区10/10,交界处10/10,正常处8/10;末梢神经再生:白斑区6/10,交界处4/10、正常处0/10。结论末梢神经变性变质和死亡可能是黑色素细胞减少和消失、角朊细胞萎缩、表皮与真皮交界部空泡、神经内分泌细胞减少和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 

【关键词】 白癜风; 皮肤; 末梢神经; 超微病理;

【内容图片】


 

【参考文献】

[1] 陈荣,曾海山,黄宝华,黄志伟,谢树森.  白癜风皮肤的反射光谱及其Monte Carlo模拟[J].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. 2007(01)

[2] 金如钧.  无色素痣[J]. 医学综述. 2007(15)

[3] 吴玉才,王建琴,吴志华.  白癜风免疫学研究新进展[J].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. 2005(03)

[4] 乔树芳,毛舒和.  白癜风治疗最新进展[J]. 皮肤病与性病. 2005(03)

[5] 宋秀祖,许爱娥,毕志刚.  细胞黏附分子与白癜风[J]. 国外医学.皮肤性病学分册. 2005(04)

[6] 朱铁君.  白癜风药物治疗的进展和临床应用评价[J].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. 2005(06)

[7] 陈梅花,许爱娥.  中药外用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应用概况[J].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. 2005(04)

[8] 朱铁君.  白癜风的病因、诊断和治疗[J]. 中国全科医学. 2005(06)

[9] Jean Paul Ortonne.  白癜风的发病机理:当前的理论[J].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. 2004(01)

当前有93%的人在搜以下问题

更多问题请点击

荣誉资质